1、深化产教融合特色,打造示范成果
持续推进特色发展,与行业产业协同,强化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育人体系,着力打造一流教育教学成果,体现中心示范和辐射作用。近5年获得省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,获得省市级及以上一流课程7门,承担省市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3项,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,指导学生获奖1054人次,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5项。
2、共享教育教学资源,强化辐射引领
11门课程网络资源(中国大学MOOC,智慧树)已在国内高校推广,出版教材10本。工程训练课程学生全覆盖,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3681个实验项目,开设实验课程113门,虚拟仿真实验5项。举办各类会议10次,承办省市级竞赛5项。发挥中心平台作用,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和文化传播活动18次,36320余人次参与。中心的建设理念、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受到国内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。
3、植根现代产业协同,服务区域发展
中心是上海市总工会命名的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”、“G60科创走廊工匠培训基地(上海松江)”及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组建的“G60科创走廊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”,承办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高质量发展职工技能竞赛”、“2020年松江区智慧安防产业劳动技能竞赛”等技能比赛,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突出了中心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。近5年,面向社会、企业、其他高校开展培训20项,培训4269人次。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,中心承担科研项目111项,经费总额1900余万元,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,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4项,多项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,如“石油钻具节能节材低排放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”项目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,仅三年时间就为企业新增产值2.03亿元,利税4200余万元。与专业学院协同,协助获批2个现代产业学院。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,学生能力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。